第91章 病态的世界(2 / 3)
在同一个台阶。
理科只分两种人,天才和蠢材,没有中间。
梁启文毫无疑问选的理科,他有这个脑子,我选文科,是为了高考的分数,毕竟分科不同,课程也不同。
我才不管学什么呢,就是为了高分,为了考上警校。
晚自习结束,我送叶童回家,顺便拿点她买多了吃不掉的零食。
这家伙的客厅,跟零食仓库似的,摆的一层又一层。
吃不完,根本吃不完。
可惜自由活动的时间太短,不然我能窝在这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,那该是多么快乐的生活啊。
叶童的生活,无疑是令人向往的,这个不得不承认。
如此优渥的家庭条件,生活也是无忧无虑,谁不喜欢呢。
哪像我,买双球鞋,都得反复对比。
我们小镇上的人,大多数家庭都差不多,但也因为时代的进步,渐渐的有了贫富之差。
有些家长出门做生意,赚了点钱,那么他的孩子,生活条件就好了许多,一些没有生意头脑的,日复一日的打工,家里的条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。
这点在学校就能很明显的看得出来。
有些学生,用着最新款的手机,穿的也是名牌。
学生时代,不是说得像依恋或者lv才叫名牌,在我们眼里,能叫得出牌子的,就已经是名牌了,什么耐克,贵人鸟之类的。
我身上的,也有牌子,只不过是听都没听过的杂牌。
这阵攀比风在学校里非常盛行,它是负面的,但却是成长期不得不正视的事实。
我们宿舍有个同学,他一个喝水的杯子,都要七十多块钱。
在三年前,我想给江老师买支钢笔,费了个把月的劲都没赚到这么多。
之所以攀比,是因为优越感的体现,简单来说就是装批啦,感觉很爽。
鄙人有幸装过一次,确实很得劲。
我家如果有钱,我装的更狠,谁不喜欢被人举起来的感觉呢。
叶童用的永远都是最新最好的,有钱,随便造,她花的这点钱,在叶叔叔眼里,那根本不算钱。
但不少同学,跟我的家庭条件差不多,我们用不起最新款的手机,也买不起名牌衣服,当攀比之风吹的呼呼作响时,自尊就降到了尘埃里。
或许我只有这点和他们不同,我喜欢装批的优越感,但同时又没有内耗心理,我不觉得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拿不出手的。
这个贫穷的家,是我和梁启文最值得自豪的地方。
有一个疼自己的爸妈,比什么都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